導語:時裝或說創(chuàng)意行業(yè),只有現存的設計師、創(chuàng)意人才能活下去,而且還活得不錯,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與資源進入這個行業(yè)。
靠第一夫人米歇爾?奧巴馬全球爆紅的Jason Wu,至今還是一名獨立時裝設計師
做雜志時期,最喜歡做的每年幾乎都有機會來一遍的那些選題,其中之一就是“本土設計師”。對編輯記者們來說,這是個討巧又安全的選題。一來,因為每年循環(huán),所以盡量選擇新銳的或是比較小眾的年輕設計師來訪問,因為不出名,這類人大多還未習慣面對媒體,因此毫無架子(當然是因為根本還沒有架子可擺)談吐親和,另外也因為應對媒體的經驗少,往往容易說出些真心話,這都是媒體很喜歡的特質。二來本土能稱為設計師的新銳真的不多,各人本身都該算具備一些成名的硬件的——比如才華或者背后的資金實力等等——他日,說不定大紅了,那這篇訪問可就算是當年慧眼識英的證據之一了。
然而,數年過去了,現在想想,除了改行的,當年曾經訪問過的設計師竟然大多也還維持在當年的水平,少有人能更進一步。除了五六年前已經成名的王一揚、吉承、祁剛,似乎再沒有更多名字讓人記住。大部分的設計師們,都在單打獨斗,每季都是打樣、小型show或者根本就是靜態(tài)studio展示,然后小批量地流入全國都數量很少的買手店里,或者干脆在淘寶上開個官方店。周而復始的循環(huán),小成本小體量捉衿見肘地精英著。真正賺錢的活兒,多是一些批量的訂制生意,比如幫一些品牌員工設計制作工裝。設計師之間的來往也很有限,有時可能要借助商業(yè)活動才有機會聯絡。所謂行業(yè)論壇或是工會,大都是交了錢去認識朋友的場合。對于青年的獨立設計師而言,要負擔這些費用又是談何容易。
把上海打造成創(chuàng)意之都的口號,最近似乎又被重提出來。但到底何謂創(chuàng)意之都,似乎說法頗為紛亂。比如,是有多少個設計品牌?還是多少間創(chuàng)意公司?產值?或者甚至是所謂創(chuàng)意園區(qū)的數量要達標?反而對創(chuàng)意行業(yè)最重要的資源——創(chuàng)意人才,特別是青年的獨立的設計師們,外界甚少關注,更別提是扶持了。他們的發(fā)展空間和未來的可能性,往往要靠天靠人品靠云琴。如何能讓這些單打獨斗的青年設計師們,作為一個群體發(fā)展起來,這大概是業(yè)界應該好好思索的問題。
HKDFA的主席楊棋彬就說,“單個的設計師很多媒體都不想理,因為覺得不夠知名度,那么如果每次活動有10個設計師參與,總能多引起些關注吧”。而杰出著裝人士的評選,因為明星名人齊聚,總能吸引大批傳媒,設計師們也因此得以擴大宣傳。正因為持之以恒,即便沒有政府資助,每屆也都可以憑借贊助商的支持來籌措資金。
時裝或說創(chuàng)意行業(yè),只有現存的設計師、創(chuàng)意人才能活下去,而且還活得不錯,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與資源進入這個行業(yè)。而本土的原創(chuàng)的設計師們才能受人尊重,整個中國的設計界才才有機會慢慢發(fā)出聲音,而不會一再被全世界人民認為是copy cat之鄉(xiāng)。